29
2025
07

数读|酒泉种子,播种全球

发布日期:2025-07-29 12:05    点击次数:193

戈壁风吟,绿洲心跳。

酒泉的种子,

在沙砾间积蓄破土的力量。

甘肃酒泉,

正全力打造“酒泉种子”的金字招牌:

“天然种子加工厂”,

“世界种子生产黄金地带”,

全国最大的对外制种基地、

全国最大的蔬菜花卉种子出口基地、

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

创新引领未来,科技赋能发展。

7月25日-26日,

2025酒泉现代种业博览会

将在甘肃省酒泉市举办,

如今,酒泉种业正以一组组亮眼数据,

彰显强劲发展势头与雄厚实力。

制种面积78万亩

铸就“种业版图”

作为国家三大种子生产基地核心片区,

酒泉以78万亩制种面积,

构建起壮阔的“种业版图”。

肃州、金塔、玉门、瓜州

四大主产区各展所长:

玉米制种稳占根基,

蔬菜制种品类覆盖5600余个,

花卉制种年产900万公斤,

牧草制种年产1100万公斤。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蔬菜花卉对外制种基地,

更承担着全国50%的蔬菜用种需求,

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种子库”。

25.7万份种质资源

打造“基因宝库”

种质资源是种业发展核心,

是种业创新的根基。

酒泉已收集保存25.7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

数量居西北地市级首位。

敦煌种业玉米、

庆和农业蔬菜、

蓝翔园艺花卉、

同庆种业向日葵、

市农科院河西走廊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库、

祁连山生态区域植物种质资源库

多个专业化种质资源库形成保护网络。

其中,

蓝翔园艺花卉种质资源库,

作为全国首个草本花卉库,

贮藏2000余份珍稀材料,

为品种创新提供不竭“基因源泉”。

1442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种

解锁“创新密码”

种业竞争,

本质是品种竞争。

从代繁代工到自主创新,

酒泉已培育

1442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

玉米审定品种312个,

“敦玉”系列占领西南市场;

蔬菜花卉品种1106个,

“华美”辣椒远销南非;

向日葵“同庆6号”占巴盟50%市场;

籽用西葫芦自主品种占全国90%份额。

年超6000万元研发投入,

让酒泉成为甘肃自主品种最多的地区。

200家企业

构建“产业方阵”

200家持证种企构成强大产业梯队。

全市培育上市企业4家,

敦煌种业、登海先锋、荃银大漠、庆和农业,

河北双星正启动规划建设,

敦煌种业、敦煌先锋等

2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掌舵,

敦煌先锋、登海先锋

等2家中外合资企业领头。

15个现代化加工中心、

100条成套生产线年加工种子2亿公斤,

从育种研发到全球分销

的全链条能力,让酒泉成为

西部种业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45亿元总产值

成为“经济引擎”

种业已成为酒泉农业的“压舱石”。

45亿元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17%,

带动农民人均制种收入超5000元。

酒泉市蔬菜花卉种子销往

美国、德国、荷兰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年出口800万公斤蔬菜花卉种子、

创汇5亿元的规模,

占据全国种子出口量的半壁江山,

成为全国对外制种效益最高的地区。

14个创新平台

汇聚“智慧源泉”

创新是种业发展动力源泉。

为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酒泉市搭建14个种业技术创新研发与示范

推广平台,包括敦煌种业院士工作站、

甘肃省玉米种业研究院、

中国农科院酒泉戈壁生态农业研究院等,

为种业技术创新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开展一系列关键技术攻关,

针对洋葱、胡萝卜、菠菜

等“卡脖子”品种联合研发,

推动种业“芯片”自主可控,

积极开展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

将先进种业技术和优良品种

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促进酒泉种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系列政策

构筑 “坚实后盾”

酒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种业发展,

将其作为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为此,制定出台系列指导性政策措施,

从产业规划、资金扶持、

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多方面,

为酒泉种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形成了“两规划、两方案、两办法”

政策体系,

构建种业发展“四梁八柱”。

2024年4月,

酒泉市挂牌成立种业发展局,

并筹备组建种业发展中心,

各县(市、区)也相继设立相应机构,

为打造种业强市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从戈壁荒滩到种业高地,

酒泉用数据证明:

这里不仅是种子的黄金产区,

更是种业创新高地。

未来,

这片土地将继续以种子为笔,

书写更多关于丰收与希望的故事。

作者丨赵启旭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点击下单,把健康带回家↓↓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Powered by 新万博安卓版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